当前位置:话人间>实时热点 >   仰头玩手机可预防颈椎病?不实

仰头玩手机可预防颈椎病?不实

导读:仰头玩手机可以预防颈椎病吗?事实证明,该消息不实,仰头玩手机同样会伤颈椎,还可能会加重对颈椎的伤害。在这个网络大爆炸的时代,有些言

仰头玩手机可以预防颈椎病吗?事实证明,该消息不实,仰头玩手机同样会伤颈椎,还可能会加重对颈椎的伤害。

仰头玩手机可预防颈椎病?不实

在这个网络大爆炸的时代,有些言论一旦形成了“三人成虎”的态势,就会越演越烈,在很多人的心中就逐渐变成了真理。

前几天,中国科协发布了七月“科学”流言榜,该榜单就是为了防止一些有危害性的谣言误导民众,而每月都专门组织专家召开榜单评审会,从而对该月份在网上甚嚣尘上的谣言进行专门的科学的辟谣。

该榜单七月份共对十一条谣言进行辟谣,比如想要预防颈椎病可以仰头玩手机、长期戴口罩有可能会导致肺结节增大、室内不会发生热射病等,针对这几条,一起看看专家们都是如何回应的吧。

想要预防颈椎病可以仰头玩手机?

现代社会中,手机普及率是非常高的,很多人随时都拿着手机,网上甚至有一个名词“低头族”,专门用来调侃有太多低着头玩手机的人这种现象。但是“低头族”们其实也在心理暗暗担心着,害怕自己总这样低头玩手机会不会得颈椎病,所以谣言一出,大家纷纷开始应用起来。

颈椎是由人体脊柱颈段的七块骨头构成,这七块骨头叠在一起,中间有椎间盘进行缓冲震荡。而颈椎病就是颈椎间盘出现了退变,导致椎间关节和韧带也同样退变,压迫或刺激到了临近的脊髓、神经和血管等。

谣言中说:“长期低头玩手机对颈椎不好,但是仰着头玩手机,两种相反方向的压力,反而可以让颈椎得到舒缓”。这个谣言的说法看起来还挺符合逻辑的,但其实不管是仰着头还是低着头玩手机,其实都是在对颈椎进行压迫,只是方向不同而已。

之所以长期低着头玩手机之后,把头仰一会能够舒缓一些颈椎的不适感,其实并不是因为仰着头对颈椎好,而是因为脖子长期保持低头状态,逐渐变得僵硬,这个时候适当的活动了一下颈椎,自然能够缓解颈椎的不适感。

所以并不是仰着头玩手机就能预防颈椎病,正确的预防颈椎病的做法应该是使用手机的时候,保持良好正确的坐姿,让颈椎保持中正平直的状态;并且每隔一段时间,都稍微活动一下颈椎,不要长期久坐不动;此外要尽量保持手机和眼睛处于同一水平线上,避免低头,这点可以借助手机支架来实现。

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更要尤为注意,颈椎病高发于50岁以上人群,65岁以上发病率更是高达95%。这是因为中老年人的颈椎部位,已经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退变,变得极为脆弱,所以更容易患病,一旦出现反复颈肩痛、四肢麻木、偏头痛等症状时,需要及时就医。

仰着头玩手机同样是会对颈椎造成损伤的,大家应该采用科学且正确的方法预防颈椎病,而不是随便听信谣言。而除了这个谣言以外,还有一个关于“长期戴口罩会导致肺结节增大?”的信息,也被很多民众所相信着,但这到底是不是真的呢?

长期戴口罩会导致肺结节增大?

这两年,戴口罩已经渐渐成为了一种普遍现象,越来越多的人习惯出门前带上口罩。但是在这样全民戴口罩的情形下,戴口罩是否会有副作用?就成为了很多人担心的问题,因此当长期戴口罩会导致肺结节增大这个谣言一出,就误导了很多人。

长期戴口罩并不会导致肺结节增大。相关谣言是这样解释的:口罩中间层的熔喷布,属于一种石油产品,而其中会有一种微末颗粒,在人进行呼吸的时候,经呼吸道进入人体肺部,因此长期佩戴口罩会导致肺结节增大。

这个谣言之所以被大多数人所认可,其实是因为内容部分是真的,但是却没有说前提,属于一种断章取义。长期佩戴口罩导致肺结节增大,如果这种情况真的要实现,需要口罩在太阳下经过长期暴晒,同时还要超出使用期限,这样才有可能产生微末颗粒。

因为制作口罩熔喷布,需要将聚丙烯高分子材料加工成一种超细纤维非织造材料。而这种材料的熔喷布,具有超细纤维、比表面积大、孔隙率较高、空气阻力低这四个优点,因此具备较强的过滤功能和较高的强度,从而可以对疾病起到防护功能。

根据口罩熔喷布的过滤效率水平,将口罩进行分级,共分六级,分别是KN30、KN60、KN80、KN90、KN95、KN100,“KN”后面的数字,就代表着该等级的口罩对颗粒物的过滤效率,比如我们常说的KN95,对颗粒物的过滤效率就是≥95%。

但是这种聚丙烯材料不耐紫外线,而且才长时间的阳光暴晒下,会出现变脆与强度减弱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给予口罩外力作用,就可能会产生微末颗粒。此外专家强调,即便是形成了微末颗粒,这种微末颗粒也都属于较大颗粒,因此很难被吸入肺部。

所以大家可以放心地佩戴口罩,不用担心会出现什么肺结节增大,只要定期更换口罩就不会有问题的。

另外,“室内不会发生热射病?”也是一种谣言,亦不能相信,否则可能造成悲剧发生。

室内不会发生热射病?

今年夏季气温格外高,室外热射病发作的案例屡见不鲜,因此就有了这样的言论:“热射病只会发生于室外,在室内没有阳光照射,因此可以不用担心”。前段时间有一位刚住院的王大爷,就是相信了该谣言,为了省点电费就没有在室内采取过多的降温措施,从而引发了热射病。

首先大家应该明白热射病是什么?热射病属于中暑,而且是中暑中情况最严重的那种,不管是在室内还是室外,只要是高温高湿的环境,或者进行了高体力活动,就有可能导致身体调节温度的功能失衡,从而使人体的产热大于散热,从而出现昏迷、皮肤灼热以及器官功能障碍等症状。

热射病是有较高致死率的,虽然我国因为各城市的温度不同,而没有较明确的参考数据,但是可以参考国外的热射病病死率,概率可是高达14%-65%。再加上热射病发病格外迅速,短时间内就会迅速损害全身多功能多系统,因此大家一定要予以重视。

虽然室外工作者相比于室内工作者,热射病的发病率确实更高,但这是由于室外工作者同时满足了高强度的工作以及暴露在高温高湿环境下两个条件,比如军人、运动员、消防员、建筑工人、环卫工等,所以患病率更高,但并不意味着室内工作者就不会引发热射病了。

因此室内工作者也要从这两个诱发热射病的主要原因出发,采取预防热射病的措施:一是尽量避免高强度活动,二是改善室内工作环境。比如平时可以注意多开窗通风、多喝水、保证充足的睡眠、开空调或者开风扇等,同时尽量避免剧烈运动,以此来降低热射病的发病率。

此外,体质较差的中老年人更要重视起来,中老年人在夏季更容易患上热射病。这是因为中老年人年龄较大,身体的皮肤汗腺已经开始萎缩,循环功能也开始衰退,因此非常容易导致人体产热和散热失衡。

为了减少热射病的致死率,在这里要提醒大家,从中暑发展为热射病会有一个短暂的过渡过程,所以在炎热的夏天,一旦大家或者大家周围的人出现了中暑症状,那么就要尽快采取降温措施,同时要迅速撤离高温环境。

最后的结语

虽说“谣言止于智者”,但是在信息时代,网络上纷杂的信息实在是让人分辨不出来到底是真是假。一则信息是否真的值得信赖,需要大家先保持怀疑态度,然后进行多方的求证,不确定时不要参与到谣言的转发传播当中去,这样才能避免谣言过于泛滥。

某些谣言可能危害性不大,但有些谣言,如果误信了,是有可能危及生命的。就比如热射病这个谣言,有很多像王大爷一样的中老年人,本身就是患病的高发群体,但是误以为室内不会引发热射病,所以为了省点电费不开空调或电扇,从而导致病发,生命安全也受到威胁。

七月“科学”流言榜当中,还有很多这种具有一定危险性的谣言,比如“光吃素就不会患上脂肪肝”、“ 夏天血压下降,说明高血压逐渐治愈了”、“ 打一次狂犬疫苗,两年之内就不用再打”等等,这些全部都是假的。

希望大家在面对网络信息的时候,多思考一下,看看信息来源是否具有权威性、看看信息是否逻辑说得通等等。为了大家的生命安全,一定要拒绝谣言。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