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话人间>实时热点 >   张文宏:支原体不是新病原

张文宏:支原体不是新病原

导读:支原体感染目前还没有疫苗可以预防,但药物治疗是有效的。进入秋季以后,各地儿科发热门诊持续就诊高峰,随着一股股冷空气的到来,患病儿童

支原体感染目前还没有疫苗可以预防,但药物治疗是有效的。

张文宏:支原体不是新病原

进入秋季以后,各地儿科发热门诊持续就诊高峰,随着一股股冷空气的到来,患病儿童还有增加的趋势。

上海各家医院儿科门诊普遍反映,前期支原体感染的患儿比较多,而最近几天流感患儿增加更为明显。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教授张文宏11月26日在央视《健康中国》节目中对秋冬季传染病的情况进行了解读。

“支原体肺炎”是新病吗?

在前一段时间的发热门诊病人中,特别是儿童病人中,支原体感染占了多数。很多人对“支原体”这个名字比较陌生,以为是一种新发现的病原体,但其实不是,支原体是早就被医学认识的一种常见病原体,每年发热门诊中都会检出支原体感染的病人。

支原体既不是细菌也不是病毒,而是一类没有细胞壁、高度多形性(能形成丝状与分枝形状)、大小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一种微生物。其中,肺炎支原体最为常见。

肺炎支原体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多发于夏末秋初,主要感染5—18岁的儿童。近年来,因为环境中支原体的广泛传播,5岁以下儿童也易感染。

张文宏教授说,现在医学对支原体已经有完备的治疗方案,虽然支原体以及细菌、病毒有一定的变异的特征、有一定的耐药的发生,但目前仍有办法应对。

成人感染支原体后大多数没有明显症状,在老人和小孩中,有的人感染后出现肺炎。

张文宏教授所在的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对全国联网的各家医院进行传染性疾病监测。今年9月初,支原体感染尚不明显,9月份之后,随着儿童感染支原体增多,支原体感染在传染病总体患者中占比开始增大,排在第一位,但近期,流感的占比开始增加,上一波支原体感染有所减轻。“现在的排名,流感和支原体感染不相上下。”

为什么今年支原体感染显得特别多呢?张文宏教授解释,前几年我们做了戴口罩等防护措施,人员流动比较少,人体内预存的针对支原体的抗体水平降低。由于人群中支原体抗体水平普遍比较低,造成了这次比较明显的传染高峰。“这是很正常的。”

什么时候去医院?

对于儿童患者来说,家长最担心的就是上呼吸道感染治疗不及时发展为肺炎。

张文宏教授说,如果孩子只有发热、咳嗽等比较轻的症状,可以在家用药物对症治疗,如果吃了退烧药仍高烧不退,或者是出现呼吸困难,状态萎靡,不愿吃东西,就要及时到医院接受抗菌、抗病毒治疗。

张文宏表示,很多人会害怕自己叠加感染。其实有时候检测出多种病毒或细菌是因为采取了非常敏感的检测手段,不用过于担心。

最近,儿科门诊孩子们一边输液一边做作业的场面引起了社会的关注。有医生表示:“能做作业的孩子没必要输液。”

对于是否需要输液治疗,张文宏表示,一般输液只限于住院的重症病人,或者有些药物无法口服,只能通过输液。对于普通感冒来说,口服药物效果更好。

主动预防、多运动

张文宏介绍,支原体感染目前还没有疫苗可以预防,但药物治疗是有效的。

秋冬季常见的流感和肺炎球菌感染是有疫苗可以预防的。“肺炎球菌疫苗的预防效果是非常确定的”。张文宏在节目中呼吁,进入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一老一小要及时接种肺炎球菌疫苗和流感疫苗。

除了接种疫苗预防流感、肺炎球菌性疾病,这个季节还要注意室内通风,从外面回家一定要洗手,人群密集的场所戴上口罩。

张文宏还再次强调,无论什么年龄层的人,主动运动提高自己的免疫力,都是以不变应万变的最佳方法。“哪怕每天走个5000步也是好的。”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