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近日,广州一女子与丈夫结婚五年,四年都是各回各家过年。对此,广州大学社会系教授姚华松表示:夫妻分居型春节没什么不好。最近,一则关于
近日,广州一女子与丈夫结婚五年,四年都是各回各家过年。对此,广州大学社会系教授姚华松表示:“夫妻分居型”春节没什么不好。
最近,一则关于“过年回家”的消息登上了热搜,说的是来自广州的李小姐结婚6年,与丈夫已连续4年各回各家过年。之所以引发关注,具体地说是引发了广大妈妈的共鸣,现实生活中太多人有类似心思或想法,只是限于各种因素而没有达至或兑现。
既然是夫妻,且是有了孩子的夫妻,在春节这个节骨眼上,分开过年,乍一听,感觉挺不合时宜。因为一直以来,对于过年的叙事方式,总免不了与“一家人团团圆圆”“一个也不能少”关联。
面对女方提出的“不想一起回家过年”,有些男士或许脱口而出,“你不随我回去,我爸我妈我家人会怎么看我们,村里人会怎么想我们,不知道情况的还以为我们关系不好,是不是要离婚了?”“父母年纪大了,很多习惯养成一辈子了,你就不能迁就一下吗?”
其实,从女方角度,也自有其道理。大过年的,为何非得迁就隐忍?什么叫“一家人团团圆圆”?女方必须得陪男方父母过年,那女方父母呢?男方能否坦然和毫无情绪地接受去女方家过年?很显然,一部分来自男方的以孝敬老人为名的“游说”存在明显的夫权制痕迹,明显偏袒于男方父母。
如果夫妻间有真感情,如果男方和男方家人足够通情达理,那么,对于女方提出回娘家过年这个事,男方应该表达出充分的理解与尊重,甚至鼓励。
对于有孩子的家庭,我的建议是让男方带着孩子回爷爷奶奶家过年,让女方一个人回娘家过年,这表面听起来较为苛刻,我想表达的真实意思是,妈妈们实在太难了,平日,孩子在哪里,老公在哪里,她们的身影就在哪里,她们的照顾与忙碌就在哪里,很难兑现轻松、自由与自在的假期。
道理很简单,平常,孩子学习,要辅导吧,多半是妈妈们的事;年幼的孩子户外玩耍,要看着吧,多半是妈妈们的事;孩子吃饭或零食,要提醒忌口吧,多半是妈妈们的事。春节假期,反而是一个兑现父职的时候。你平日不是工作忙吗?现在回老家了,没有或少有工作打扰了,你就好好带娃,好好培养你与孩子的感情,你就发挥你对家乡相对了解的知识优势,给孩子上课,讲讲家乡的事,讲讲你小时候过年的情形。作为妈妈,则可以一身轻地在娘家睡到自然醒,可以跟发小聚一聚,让辛苦一年的她们真正休息一下、放松一下。
于多数孩子而言,“妈妈”两个字有两个隐喻:一个是关心、疼爱,另一个是监督、管束。所以,妈妈不随孩子一起回家,孩子就可以放风,真正实现自由自在。同样,只有妈妈和孩子不在一起的时候,假期于妈妈、于孩子才能真正达至休息,彼此都可以成全对方真正意义上的假期:你玩你的,我玩我的,各自开心,各自尽兴,互不干扰。
一家人时时刻刻在一起,并不总是好的。让孩子与老公呆一边去,给通常最辛苦的妈妈放个假,这是对广大母亲最真实、最实惠的春节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