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北方小年为什么早一天?因为皇帝要省钱。历史上直到清朝前期,大部分地区都是腊月二十四过小年。清朝中后期,皇室在腊月二十三举行祭天大典
北方小年为什么早一天?因为皇帝要省钱。历史上直到清朝前期,大部分地区都是腊月二十四过小年。清朝中后期,皇室在腊月二十三举行祭天大典,为了节省开支,就把灶王爷也同一天拜了。北方百姓纷纷效仿,小年就提前到了腊月二十三。灶王爷是唯一常驻人间的神仙,记得把灶王爷请回来哦。
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
可见,早在南宋时期,小年就是腊月二十四这一天。但是,作为北方人的我,家里一直以来都在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原来,各地小年“时差”与清朝祭祀有关。
清朝帝王大年二十三祭天,大典仪式隆重繁复,于是顺道把灶神一并祭祀,省时省力省钱。
自然民间便有“官三民四船五”的说法。北方离皇家近,跟着官府风俗一并腊月二十三过年小年。水上船家则腊月二十五这一天小年,各地不同“时区”过小年,大概还是与地理位置和风俗习惯有关。
关于小年风俗,《东京梦华录》是这么描述。
二十四日交年,都人至夜请僧道看经,备酒果送神,烧合家替代钱纸,帖灶马于灶上,以酒糟涂抹灶门,谓之“醉司命”
可见,宋朝在腊月二十四这一天,人们会请道士僧人看经,备好酒品贡果敬送灶神,烧纸钱,贴灶马,用酒糟涂抹在灶门,醉一醉司命。
每年到这个时节,灶王要回天宫述职,汇报民间情况,大家为了让灶王多多美言,想方设法“贿赂”灶王。
而且,相传民间为了不让灶王孤单,民间合户的门前贴着的灶王神像,时常是灶王爷、灶王奶奶时常配对出现,可见民间对灶王的敬爱,能想到的都想到了。
在北方,我们在大年二十三的风俗是吃糖瓜,寓意也是甜住灶王的嘴,多去天宫好好美言。除此之外,我们也陆续开始扫房、采备年货,俗称“忙年”。
其实每年过年,最有仪式感的过程,似乎从腊八或者小年开始,人们忙碌着准备跨岁迎新。孩子们开始期待新衣服,老人们把爱穿的红衣服准备出来。
年味儿随着孩子们放假、年轻人们返乡、老人们回忆提醒着风俗事项,越来越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