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话人间>实时热点 >   高合汽车宣布停工停产6个月 终究没等来龙年的开工大吉

高合汽车宣布停工停产6个月 终究没等来龙年的开工大吉

导读:在新春佳节的祝福声中,高合汽车终究没等来龙年的开工大吉。据界面新闻报道,2月18日,龙年春节复工第一天,高合汽车召开内部大会,宣布即...

高合汽车宣布停工停产6个月 终究没等来龙年的开工大吉

在新春佳节的祝福声中,高合汽车终究没等来龙年的“开工大吉”。

据界面新闻报道,2月18日,龙年春节复工第一天,高合汽车召开内部大会,宣布即日起将停工停产6个月。据内部人士表示, 高合汽车方面称,2月18日之前的员工工资将照常发放;3月15日之前还留在高合汽车的员工,仅发放基本工资;3月15日之后员工仅发放上海基本工资。

对此,21世纪经济报道向高合官方求证,截至发稿时,高合官方并未做出回应。

有消息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春节前夕,高合汽车曾召开员工代表大会通知表示,2024年1月的工资无法按时发放,将在2月底补发,此外2023年年终奖取消,部分部门提前放假,年后居家办公并且鼓励员工自寻出路等。

对此,高合汽车也曾向媒体回应称,确有其事。“根据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公司正在采取比如高管主动降薪、缓发工资等调整措施,应对内外部的挑战。但网传全员居家办公是不实信息。春节前有些同事休假提前回家,春节期间不同业务板块做了相应的工作安排,比如用户服务、售后等。”

此次最新消息也指向了高合经营状况出现的问题,由于资金短缺,高合恐无法进行裁员补偿,不得不开启了降薪举措以达“变相裁员”的目的。

“危机”并非空穴来风

早在去年底,高合的“内忧外患”便隐隐浮出水面。

去年10月,网传高合开启了第一轮裁员,比例高达20%,有的部门甚至接近50%。对此,高合汽车方面曾回应称,近期公司业务结构调整,部分岗位功能进行合并、重组、新建,再加上绩效末位淘汰,出现人员流动,都是常规管理工作。同时,大量岗位正在持续招聘,各项业务都在正常推进。

但在高合员工莎莎看来,网上的爆料属实,这一波裁员伴随着部门的合并重组,她所在的部门在裁员和架构调整后的人数差不多为原先的一半,而裁员接近50%的部门经她了解是车联网部门。

很快在今年元旦期间,高合汽车在内部工作平台发布了关于取消相关福利的多条推送,尽管通知很快撤回,但“覆水难收”,员工们早已在私下议论纷纷、有所揣测,焦虑在内部迅速蔓延。据莎莎回忆,推送表示将取消员工每个月大几百元的生活补贴和话费补贴,取消长途班车和非高合车型的停车补贴,同时取消2024年全年的补充医疗保险。

除了悬而未决的福利,所有高合员工紧张的还有于1月15日发放的去年12月的工资,莎莎告诉记者,高合内部曾传言去年12月的工资会打折,所有人都在观望,“之前每次都是中午之前发工资,但这次发得很迟,脉脉上大家都慌了。”直至1月15日当天下午五点,去年12月工资到账,所有人才舒了一口气。

不过,同期高合汽车的“外患”也在不断发酵,一月初关于高合“拖欠供应商款项、资金链断裂”的传言也不胫而走,尽管高合汽车随即发出官方声明进行辟谣,称“我司运营一切正常,研发、生产、营销、交付等各项工作正常推进”,但在位于浦江镇的高合母公司华人运通上海运营中心的门前,供应商拉横幅讨债的景象时有发生,在官方辟谣声明中,高合汽车并未回应关于拖欠供应商款项的内容。

而在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的探访中,被高合欠款的供应商不在少数,从零部件采购、研发测试到市场营销各个环节都存在拖欠费用的情况。一位在汽车行业多年的供应商告诉记者,通过他与其他供应商沟通的情况,博世、延锋等供应商确实给高合进行了断供,到款才能发货。

记者为此事向博世、延锋求证,截至发稿时,上述公司尚未对此作出回应。博世中国总裁徐大全此前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曾表示,对于造车新势力的发展,博世仍然持支持态度,并且会在业务上保持紧密的联系,但也会关注一些公司的财务状况,“历史上也出现过一些案例,因为造车新势力的融资不畅而造成我们收款的问题。”

帮高合进行市场营销的廉宜在事发前也代表公司多次进入高合办公室为去年上半年的合作催款,也发过催款函,但这些在高合员工刘艳看来,都无异于徒劳,“说句难听的,这在我们的供应商付款名单里,压根连队都排不到,最夸张的有的连2019年的单子都还没付钱。”

在汽车行业,尤其是新能源转型过程中,车企对供应商的付款周期有所延迟确实是普遍现象,但是一般周期最迟大概在1-2年,显然高合的付款效率已经远远晚于行业水平。据刘艳透露,由于款项问题,高合的苹果电脑供应商拒绝再向高合提供工作电脑,年前所有租赁的苹果电脑全都上交,换回windows电脑,连副总裁也不例外。

“热钱”或成唯一生机

已经离职的王瑶向记者再谈高合,屡次提到“可惜”二字,“希望有所转机,虽然之前一直这么希望。”此次停工停产消息爆出,相关消息显示高合给定的期限是六个月,如果六个月内有新的融资到账,高合或许能挺过这一劫。

但在供应商爆出高合欠款之际,去年那笔与沙特投资部签署的战略协议到底有没有到账,也成为高合内外十分关注的问题。有媒体指出,中东资本的加持并非无条件,这些投资大都对业绩进展有要求,即将投资款拆分成为多笔,被投公司的业务发展到某个节点,才能获得一笔钱。

有业内人士也告诉记者,中东资本并非“人傻钱多”,沙特给高合的注资是带有限制条件的,据他了解,该笔投资只限用于双方在沙特境内的合资公司,远水救不了近火。

据媒体报道,在高合成立之初,丁磊表示华人运通有来自美国的原始资本和政府投资,短期没有启动社会私募的计划。但高合汽车成立三年后,外媒报道华人运通考虑在港股上市,拟募集不超5亿美元资金,但此消息并未得到高合官方的承认。

根据官方披露的信息,高合目前的资本构成主要来自于政府主导的投资机构,2017年-2020年高合在创始阶段的投资方是以江苏盐城政府和悦达集团为代表的地方国资;2021年-2022年发展阶段的投资方由中保投+深创投+青岛国资为代表的国家队入场;2023年至今潜在国际投资方以沙特投资部为代表的全球资本开始入场。

上述业内人士表示,中东资金也像政府引导基金,把中国累积的部分先进产能输出中东,或根据当地国情提供一套系统性产业生态解决方案,并一次性带着产业上下游一连串的公司,通过投资落地的形式帮助中东建立产业能力,比起纯财务收益,中东资本更看重的是可持续发展及产业化的能力。

汽车行业分析师钟师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指出,高合的融资渠道比较狭窄,主要局限于国资背景的投融资机构,“丁磊之前一直在政府圈里打转,相对是一个封闭的官场环境,跟外部资本打交道很有限,缺乏跟私募、风投等资本的链接和渠道。但资本市场是很多元化和广泛的。”不过,对于高合的资本背景,在内部有着不同的认识,“有政府背书难道不是说明我们很靠谱,不会倒闭吗?”

去年底,高合汽车还与上海科技大学、具有上海国资背景的上海联和投资有限公司以及上海联和力世纪有限公司分别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据知情人士透露,上述这场多方签署合作协议的活动,以及同日发布百万级产品HiPhiA,高合的实际用意也是融资和拉升品牌形象。

然而高合资金链出现问题只是表象,实际上指向了高合在产品、技术、规模、效率等方面的问题。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卷入“价格战”,随之而来的是卷产品、卷技术、卷价格、卷产业链上下游。已有造车新势力倒在了决赛前夕,人去楼空关店停产的威马汽车、欠薪的爱驰汽车、被冻结资产的天际汽车等都纷纷倒下。多位券商分析师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2024年“价格战”和“内卷”还将持续。

中国汽车市场当前已进入淘汰赛是业内共识,此前有业内人士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强调:“从行业来说,造车新势力二线梯队中想走出两个都非常困难,头部企业三五年内可能也会淘汰一两个。电动车给造车新势力们的发展空间和市场份额不会太大,越到最后生存空间越小。”也有车企高管认为,当前的竞争阶段已经不再是依靠一两个爆款车就可以活下去,企业需要持续的现金流和可用于市场竞争的现金储备,拼的是企业的整体运营效率、质量、规模、体系能力等。

而钟师恰恰认为高合面临的最直接挑战就是规模,“自主品牌车型过于高端或豪华,虽处蓝海,但也曲高和寡,易导致小众市场和小规模,必然带来很大的市场不确定性和风险,也不足以撑起健康的车企财务状况。”

去年7月,高合第三款车型HiPhi Y全球上市发布,将起售价下探至33.9万元,“自降身价”意在走量,提高销量。惊喜的价格确实让高合单车月销量一度破千,但好景不长。乘联会数据显示,去年11月、12月和今年1月,高合HiPhi Y全国销量分别是573、439和136辆。而在技术上,对于行业极为关注的智能化方面,尤其是自动驾驶功能上,高合都相对保守。曾有传闻表示,高合将裁掉智驾部门,似乎高合主打的“科技感”更多体现在传统硬件,比如车门、底盘。除了车门炫酷,高合留给市场的记忆点确实不多。

钟师也指出,高端和豪华品牌是需要富养,靠时间积淀,汽车史上没有立竿见影的成功案例。如果新车企只做高端品牌的车型,风险最大,细分市场和目标客户要精算得十分精准,车型上市就不能脱靶,市场一般只给车企一次生存的机会。

回顾高合的发展历史,没有人能否认它最初的惊艳,但对于没有创一代的雄厚资源背景支持,也不太具备互联网基因的高合而言,能否自救成功?现下一笔热钱或许是关键。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加速洗牌,拥有更稳健的资产负债表无疑是这场残酷淘汰赛最终赢家的必要条件。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