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高考第二日,上午场考试结束,江苏徐州五中考点一考生开心表示物理简单,比做的这三年(真题)卷子都简单。2023年高考第二日,上午场考试结束
高考第二日,上午场考试结束,江苏徐州五中考点一考生开心表示物理简单,“比做的这三年(真题)卷子都简单”。
2023年高考第二日,上午场考试结束,江苏徐州五中考点一考生开心表示物理简单,“比做的这三年(真题)卷子都简单”。
高考理综难不难?考生观点不一
高考第二天上午11点5分以后,有考生走出了合肥二中考点。来自合肥一中的余同学表示,本次理综的题目有一定难度,尤其是物理科目,体现在计算量比较大,比一模的难度要高。来自合肥一中的陈同学是艺术生,她觉得理综有一点难,物理计算量比较大,难点都考到了。
刘同学表示,他觉得题目难度不大,题型比较常规,比起一模要简单。
来自小168的沙同学回忆说,物理大题没有涉及到选修部分,选修部分只出现在选择题,实验题考了选修部分,化学实验考了一个有机相关的问题。整体来说,题目比较常规,比一模要简单一点,感觉比昨天的数学发挥要好,物理考题中涉及到一些比较新颖的考题。
教育部命题专家权威解读来了
2023年高考理科综合试题(物理、化学、生物)包括全国甲卷、全国乙卷和新课标卷共3套。记者从教育部命题专家处了解到,试题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加强对学生的价值引领,衔接高中课程标准,加强教考衔接,注重深化基础,丰富问题情境,增强探究性,突出思维考查,激发学生崇尚科学、探索未知的兴趣,引导学生夯实知识基础、发展学科核心素养,服务拔尖创新人才选拔、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和教育强国建设。
物理:培养核心素养,加强对实验能力的考察
一、坚持立德树人,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2023年高考物理全国卷积极回应时代对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关注,结合我国最新的科技前沿进展及其在全球科创领域可圈可点的突出表现,引导学生树立高远的科学志向和科技强国的社会责任感,充分发挥高考的育人功能。例如,全国乙卷第16题,以2022年10月全球众多天文设施观测到迄今最亮的伽马射线暴为背景,介绍了我国的“慧眼”卫星、“极目”空间望远镜等在该事件观测中作出的重要贡献,凸显我国科技成就,开阔学生视野,引导学生了解科技前沿,激发学生崇尚科学、探索未知的兴趣。新课标卷第17题以今年5月刚刚成功发射的“太空快递”天舟六号为背景,这一中国空间站的“快递小哥”是目前世界现役运输能力最大的货运飞船,引导学生增强科技自立自强的信心,树立科技强国的远大理想。
今年高考物理设计与体育运动相联系的试题情境,引导学生增强体育健康意识,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比如,全国甲卷第14题以学生推铅球为背景,全国乙卷第14题以学生垫排球为情境,将物理与体育锻炼相结合,引导学生热爱体育运动、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二、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将学科核心素养凝练为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是学生在解决真实复杂问题过程中的综合表现,更加强调学生综合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023年高考物理全国卷更加突出真实问题情境的设计,选取鲜活素材,贴近学生实际,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逐步从“解题”走向“解决问题”,同时也引导课堂教学加强与实际情境的关联,注重培养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新课标卷第14题设置空气中和水下两个“声波探测者”,生活场景跃然纸上;第15题以无风时雨滴受空气阻力的作用在地面附近以恒定的速率竖直下落为情境,考查学生对做功这个基本物理概念的理解;对于数量级的认知是确立物理观念的重要立足点,第16题利用定义国际基本单位“秒”的铯原子钟的两个超精细能级考查学生的估算能力;第24题以趣味浓郁的“打水漂”游戏为背景,引导学生运用简单物理模型解释有趣的生活现象,体会通过科学指导生活实践的学习获得感,凸显物理学科从自然生活中来、到自然生活中去的科学魅力;第25题以物理学史上著名的密立根油滴实验为背景,将真实的实验现象转换为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对不同对象和不同过程的对比、分析、判断的过程中,初步感受人类利用运动性质巧妙探究粒子带电性质的研究方法。全国甲卷第18题以一些电子显示设备中电子束通过适当的非匀强电场聚集为情境,考查学生运动与相互作用的物理观念。全国甲卷第21题和全国乙卷第17题,从经典的电磁阻尼现象演示实验出发,从多个设问角度考查学生对电磁感应原理的深入理解和掌握。
三、加强实验能力考查,引导学生动手做实验
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和方 式。2023年高考物理全国卷创新设问角度,注重考查学生对基本实验原理的理解、基本实验仪器的使用、基本测量方法的掌握和实验数据的处理等。试题充分发挥对高中实验教学的积极导向作用,引导教学重视实验探究,引导学生真正动手做实验。
新课标卷第22题观察电容器的充、放电现象,要求学生能够正确使用多用电表,分析电阻大小对电容器充电电流随时间变化曲线的影响以及曲线下面积的物理意义;第23题考查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大小的实验,要求学生能够正确使用螺旋测微器,掌握单摆的组装、使用条件和数据处理。
全国甲卷第22题测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考查学生对电流表内接、外接两种基本测量电路原理的深刻理解,要求学生画出按照另外一种电路图进行实验的电流-电压关系曲线的示意图,具有一定探究性;第23题探究物体做直线运动时平均速度与时间的关系,类似于伽利略最初研究斜面运动时探究位移和时间关系的实验,要求学生对具体问题做具体分析,学会从实验中总结规律,培养实验探究的能力。
全国乙卷第22题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要求学生理解实验原理,熟悉实验步骤,能够运用专业术语进行表达;第23题测量金属丝的电阻率实验,与教材中通常采用的同时使用电压表、电流表测量金属丝的电压、电流不同,通过“一表两用”的办法完成对电压和电流的测量,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化学:加强考教衔接,突出关键能力考查
一、弘扬学科核心价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试题追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选取文物、中药等作为素材,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激发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新课标卷第7题选择有代表性的中国文物,考查文物及其修复材料中成分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增强文化自信,自觉传承科学文化。全国甲卷第8题以中药藿香蓟的有效成分为素材,展现了我国中医药的神奇魅力和作用。
试题选取我国科学家的创新科研成果,在考查化学知识的基础上,激发考生的爱国之情、强国之志和报国之行。新课标卷第9题以我国在多孔配位聚合物晶体领域的前沿研究成果为载体,第10题以我国化学工作者研发的Zn-V2O5电池为素材,第12题以新颖前沿的生物酶催化反应为背景,展现了我国化学工作者在物质结构领域、催化机理、新型电池开发利用领域的创新成果,弘扬了爱国主义情怀。
试题立足学科特点,结合学科与社会热点,围绕环境、材料等领域的成果,考查应用于其中的化学原理,充分体现出化学学科推动科技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凸显化学学科的社会价值。CO2引起的温室效应给环境带来的影响已经严重影响到人类的生产与生活,将CO2高效转化为多碳产物已经成为非常活跃的化学研究领域。全国甲卷第12题切合当前热点,以近年科学工作者开发的新型电池为背景,采用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电还原CO2并提高多碳产物的生成率,考查基础电化学原理在科技创新中的应用。全国甲卷35题以一种高效催化还原CO2的催化剂为背景,考查了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化学键类型、晶体类型与性质、晶胞结构等知识。这些试题既体现了化学的学科价值,又引导考生从基础化学知识的角度去观察思考新事物、新技术、新方法,落实高考评价体系中的创新性考查要求。
二、持续加强考教衔接,稳妥推进高考内容改革
试题遵循高中课程标准,引导中学教学遵循教育规律,回归课标、回归课堂,严格按照高中化学课程标准进行教学。新课标卷第11题以新课标中要求学生必做的“不同价态含硫物质的转化”、“简单的电镀实验”和“有机化合物中常见官能团的检验”等实验为载体,考查了元素化合物性质、原电池工作原理、有机物官能团的检验等内容,考查考生通过实验设计、现象观察,分析证据与结论关系的综合能力,体现了新课标中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核心素养。
化学试题创新试题呈现方式,要求学生能够阅读和理解文本、符号、图形、表格等信息,深度挖掘数据,客观全面地提取有效信息,准确概括和描述所涉及现象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透过现象看本质,发现信息中蕴含的规律或原理。新课标卷第13题以向饱和AgCl溶液中滴加氨水的反应为背景,呈现了一个自变量下的多个因变量变化过程图,考查了学生从图中提取和加工实验数据的能力。
化学全国卷共有3个卷种,试题均依据相应版本的课标命制,确保各卷种的考查内容都在课标要求的范围之内,不追求标新立异,不出“繁难偏怪”试题,通过依标施考,引导中学依标施教。全国甲卷第36题和新课标卷第30题以药物合成路线为背景,考查学生对教材中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二者的合成路线中均含有带氨基的有机物,考查时严格依标命题。新课标卷第30题针对新课标所要求的“胺的结构特点”进行设问,考查了氨基官能团,而甲卷第36题则根据老课标要求,未针对氨基的相关知识进行设问。
三、突出关键能力考查,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试题在突出对化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技能等内容考查的同时,强化对基础知识深入理解上的综合运用,引导中学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全国新课标卷第29题以高中化学课程中的重点内容合成氨为素材,试题紧密联系工业生产实际,要求学生综合运用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物质结构与性质等知识,试题具有鲜明的综合性特征,促进学生知识体系构建。全国乙卷第36题采用一个结构较为复杂的药物奥培米芬的合成路线作为素材,将高中阶段学过的有机化学反应和新反应结合起来,新反应通过已知条件给出,将基础和创新融入试题,设问由浅入深,既考查了学生对教材中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的掌握,还考查了学生有机化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试题坚持素养导向,通过对化学学科素养的考查,有效地凸现学生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的掌握情况,体现考生的学科核心能力水平。新课标卷第27题以流程图形式呈现从铬钒渣中分离提取铬和钒的多步转化过程,将化学反应与中学化学知识相融合,考查了考生对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基本性质、化学(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物质的转化等综合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着重考查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逻辑推理、信息获取与加工等能力。
试题设计中,在充分调研、科学分析学情教情的基础上,综合考虑试题设问的开放性、思维的层次性、情境的新颖性、计算的复杂性等因素对难度的影响,在保证整体区分度的前提下,从以下三个方面合理调控试题难度。第一,合理调控基础题数量。三套试卷均保证了适当的基础题比例,帮助学生稳定心态,发挥水平,提高答题感受度。第二,优化计算量和复杂程度。在设计试题时注重考查学生的化学思维,尽可能避免较为复杂的数据计算。新课标卷第28题产率的计算、第29题晶胞中含有Fe原子数的计算、全国乙卷第28题反应焓的计算均减少计算量,避免了复杂的数值运算。第三,精心调整设问方式。全国甲卷第36题第(7)问在存在较多同分异构体的情况下给出了限定条件使问题简化,并且采用选择正确答案的方式,降低试题难度。全国乙卷第26题第(3)问试剂的选取通过给出选项限定答案范围,降低难度。
生物:发挥学科导向作用,服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一、落实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高考生物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引导青年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新课标卷第2题以我国劳动人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积累并广泛应用的生产生活经验为主题,要求学生分析这些措施所蕴含的生物学原理,使学生在学习思考过程中切实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科学与智慧,加强文化浸润,引导学生增强文化自信。
高考生物立足生态学考查内容,在试题中呈现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展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实践成果,引导学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全国甲卷第31题以某旅游城市加强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后城市环境发生的变化为背景,展现水体清澈、鱼跃鸟鸣、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体现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和意义,强调生态文明建设在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高考生物精选试题素材,注重发挥试题的引导作用,在体美劳的考查和引导方面下功夫。新课标卷第32题展现运动时的生理变化以及机体通过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以适应运动时的特殊生理需求,要求学生分析心跳加快、呼吸运动加快、血糖平衡、水盐平衡维持的生物学原理,引导学生在运动过程中思考各项生理变化的原因和作用机制,提升运动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激发锻炼热情,强健体魄。新课标卷第33题展现湖区的浅水和泥滩中栖息的水鸟的画面,给予美的联想的同时考查学生对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生态位等基本概念的理解。此外,羽毛艳丽的水鸟吸引游客观赏,要求学生从保护鸟类的角度分析在观赏水鸟时的注意事项,引导学生养成保护野生动物、爱护环境的主动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全国甲卷第32题以乙烯在植物果实成熟的作用为背景设题,强调果实成熟对果实储存和经济效益的影响。通过遗传育种可以获得阻断乙烯合成、果实不能正常成熟的品种,解决果实不耐储存的问题,增加经济效益。利用生物学知识解决农业生产实践中的实际问题,体现了劳动和生产实践的重要性,也体现了科学技术对推动农业发展进步的意义。
二、加强关键能力考查,服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高考生物坚持深化内容改革,加强关键能力考查,服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促进教考衔接,发挥积极导向作用。
高考生物强调对基本概念的考查,通过创新问题情境、信息呈现形式等多种方式加强理解能力的考查,丰富考查维度和考查层次,强调准确深入的学科理解,引导教学注重提质增效、减少“机械刷题”。全国乙卷第1题考查重要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性质,综合考查单体、连接键、生物大分子的检测方法,加深对生物大分子的理解,引导学生掌握比较与辨析的学习方法。新课标卷第3题围绕新课标中新增的免疫细胞相关内容,包括病原体的识别、抗原呈递细胞、辅助性T细胞、记忆细胞等,考查学生对人体适应性免疫及免疫细胞功能的理解,引导学生夯实学科基础。
高考生物丰富情境来源,从设计实验方案、分析实验结果等多个维度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引导学生注重科学思维的培养。全国乙卷第38题创设通过基因工程技术获得多种颜色的荧光蛋白的问题情境,考查基因文库、基因突变、目的基因表达载体构建等基本概念的理解,要求学生设计实验探究突变基因在真核细胞中能否表达,综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引导学生提高运用生物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高考生物试卷注重体现实践育人,强调知行合一、学以致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掌握真才实学。全国乙卷第37题以利用作物秸秆生产燃料乙醇为主题,考查微生物培养的基本要求以及乙醇发酵的过程分析,要求学生分析关键操作步骤的目的以及利用作物秸秆生产乙醇的优势,使学生在思考过程中感受微生物应用的独特魅力,促进学生养成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主动意识。
高考生物试卷在试题情境设置、考查内容、提问方式等多方面体现创新性,多方位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引导学生注重创新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全国乙卷第29题创设植物气孔开度与红光、蓝光之间关系的实验探究情境,要求学生分析红光、蓝光影响气孔开度变化的原因以及光合作用对气孔开度的影响,考查学生在新情境中针对新问题得出新解释的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