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第25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由主竞赛单元、亚洲新人单元、纪录片单元、动画片单元和短片单元组成。金爵奖评委见面会于6月10日及11日在沪举
第25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由主竞赛单元、亚洲新人单元、纪录片单元、动画片单元和短片单元组成。金爵奖评委见面会于6月10日及11日在沪举行,金爵奖各单元评委纷纷亮相,其中包括中国演员宋佳、杨子姗、易烊千玺。
主竞赛单元
努力达成共识选出优秀作品
本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共有12部优秀作品入围金爵奖主竞赛单元,其中包含9部世界首映影片,2部亚洲首映和1部国际首映影片,涵盖家庭伦理片、犯罪片、爱情片、青春片等类型。在接到上海国际电影节邀约时,本届金爵奖主竞赛单元评委会主席、波兰导演杰兹·斯科利莫夫斯基正在洛杉矶参与奥斯卡角逐,他执导的《驴叫》荣获今年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在查看6月档期后,斯科利莫夫斯基欣然应允前来上海国际电影节。
作为曾在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屡获佳绩的电影大师,斯科利莫夫斯基认为,虽然每个人的口味不一样,但评委们对于什么是好的电影都有共识,优秀的电影和平庸的电影肯定有区别,“我们允许不同的意见产生,最终会达成一致意见,选出心目中最好的影片。”
中国演员宋佳是上海国际电影节的老朋友,她主演的《萧红》《冰之下》《风平浪静》曾分别入围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主竞赛单元,她还出任过亚洲新人单元评委。她谦虚地表示,一部电影的呈现要靠许多幕后专业电影人的帮助,“好的表演是具有诗意的,但表演是小小一部分,离不开幕后各个领域专业优秀的人。”
作为近年来备受关注的女导演,文晏是各大电影节的常客,三十而立的上海国际电影节陪伴着她一路成长。“上海国际电影节是世界电影人交流的窗口,虽然是电影的竞赛,但艺术的本质不是竞争,是交流沟通,无论是带作品参赛还是做评审,都是努力表达对世界和人生的认识,没有输赢,只有共赢。”谈及金爵奖的评选标准,文晏最看重“艺术性”,“我们将寻找影片独特的叙事语言、动人的故事、动人的角色。”
短片单元
期待看到无限惊喜和潜力
对年轻电影人而言,短片是他们进入电影行业的“敲门砖”。本届电影节金爵奖短片单元入围影片共有19部,包括真人短片和动画短片。担任本届电影节金爵奖短片单元评委会主席的焦雄屏,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推广华语电影,全力扶持青年电影创作者,青年电影人在她的帮助下屡获国际影展大奖。
“真正创作的人,在他拍短片和最早拍处女作时,就可以看出来这个人创作的一些方向和将来的潜力。短片没有那么多商业元素和市场环境的干扰,他的潜力和创作方向是无限的。”焦雄屏说,“19部短片单看简介就充满了期待,包含各种想象力、各种不同地区的多元文化,希望能在这里挖掘出耳目一新的电影方向。”互联网时代,AI技术不断发展,短片拍摄门槛也开始降低,更多的人可以参与电影创作,但焦雄屏仍坚持说:“短片可以看到创作者的初心、原发力、想象力,学生的创作可以带来无法想象的惊喜,希望在上海国际电影节能看到这样的惊喜。”
中国青年导演、编剧张大磊在短片领域暂获颇丰,他曾在2021年凭借《下午过去了一半》获得第71届柏林国际电影节短片银熊奖。在张大磊看来,无论是长片还是短片,只是形式和传播方式的不同,创作拍摄是一样的。“所谓门槛降低,是创作者表达方式更丰富、更多元了,最重要的还是要看创作的初心。”
动画单元
情感能不能打动人最重要
在本届电影节金爵奖动画单元评委会主席、日本动画制作人真木太郎看来,电影节最重要的使命是“发现”,“发现新的创意人员、新的导演、新的技术,我们也将用这样的眼光对我们的作品进行评选。”上海是中国电影的发祥地,上海也是中国动画电影的发祥地,孕育了一大批优秀的动画电影人。真木太郎常年从事动画制作,他对于优秀的动画电影人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就我目前从事动画制作的经验来说,我们应该每次都有新的进步,创作时能够不被过去的经验所束缚,能够不断地尝试新的作品。”
动画单元评委、中国香港导演黄家康执导的动画电影《白蛇:缘起》《白蛇2:青蛇劫起》曾收获不俗票房和口碑,他也认为“故事离不开情感,情感打动大家最重要”。“比如国外评委可能对中国文化不了解,但这不是门槛,不应该有地域性区别。我们要用普通观众的标准看待作品,用共同的情感语言去考虑,评判作品最重要的就是情感能不能打动人。”
从大热的《大圣归来》到《大鱼海棠》,再到《哪吒之魔童降世》《姜子牙》,神话题材占据中国动画片市场半壁江山,但随着观众审美口味的提升,越来越多的观众希望看不到不一样的题材。“艺术源于生活,未来一定会有更多不同的题材出来,我相信我自己的创作也将更加多元。”黄家康说。
亚洲新人单元
作品愈发成熟
金爵奖亚洲新人单元自创设以来,不断从中国及亚洲各国和地区发掘电影新人导演,扶持亚洲电影新生力量,促进亚洲电影散发多元活力。多年来,一大批亚洲新导演从这里起步、成长,走向世界舞台,其中就包括宁浩、万玛才旦等中国导演。本届金爵奖亚洲新人单元评委会主席,来自吉尔吉斯斯坦的导演、编剧、演员阿克坦·阿布德卡雷科夫充分肯定了该单元的重要地位,“这个单元关注的是亚洲区域新人创作者的成长,我们的宗旨就是要培养、鼓励亚洲新人,这能改变亚洲电影的发展趋势,让亚洲电影发展得更好。”
本届金爵奖亚洲新人单元亮点之一是具有浓郁的中亚特色,入围的影片中有哈萨克斯坦影片《奔逝》、乌兹别克斯坦影片《星期日》。这也让评委会主席阿克坦很惊喜,“中国与中亚国家一直保持着密切的政治、经济、文化往来,前不久在西安举行的中国—中亚峰会也特别提到了中国和中亚各国之间要加强文化交流。作为电影人,我们要抓住契机。”
作为金牌监制,评委许月珍曾联手导演陈可辛拍摄了《十月围城》《中国合伙人》等叫好又叫座的影片。她还擅长扶持新人导演,发掘了《七月与安生》导演曾国祥、《喜欢你》导演许宏宇。许月珍曾两次来上海国际电影节参加创投项目,此次“变身”评委,她指出,新人代表了无限可能——什么都可以拍,什么都可以讲。已经看过三部入围影片的她对新人的表现很惊讶,“所谓的新人在艺术上都很成熟,他们的作品题材很新,所以我们开始把评审要求提高了。”
演员杨子姗首度担任亚洲新人单元评委,她也不禁感慨:“每一位入围导演都不像新导演,他们的拍摄方式非常成熟,作品非常完整。大家看电影都有不同喜好和不同视角,我们的判断标准是,哪部片子最能触达我们内心深处。”
寄语新人
要带着强烈情感去创作
来自日本的评委石川庆是近年涌现的导演“新星”,他执导的影片《某个男人》曾获得第79届威尼斯电影节地平线单元最佳影片提名。作为备受关注的新人导演,石川庆对新人提出了一些中肯的建议,他认为“新人”往往过于注重技术,“但技术不是最重要的,新人还是要带着自己强烈的情感进行创作。我当初制作第一部、第二部电影的时候,内心有很强的意念做主导,这也是我对新人导演非常期待的部分。”
凭借《绣春刀》《刺杀小说家》等题材、风格新颖的影片,青年导演路阳开始在电影圈崭露头角,随后他乘胜追击,《绣春刀2》《刺杀小说家2》也在筹备中。作为在事业起步期就有意打造系列影片的新人导演,路阳带来了自己的经验之谈:“在创作之初尽量想怎么讲一个好玩的故事,找到我们最感兴趣的人物和故事自身的冲突,冲突本身就会给我们方向。至于有没有成为系列影片的可能,要等电影做完后再考虑故事里是不是还有其他值得讲述的东西。”
易烊千玺是亚洲新人单元最年轻的评委,也是上海国际电影节史上最年轻的评委,他初入电影圈就凭借《少年的你》惊艳观众,获得了多个新人奖。从年轻演员变身年轻评委,易烊千玺表示自己衡量作品的时候,还是会多以观众的视角去感受影片的情绪、情感,“能不能通过这么多职能和分工把电影注入观众心里,情感其实是最直接的部分;第二层才是它表达的思想,或者更深层的主旨;最底层才是专业的电影人思考的,其技术是如何实现的。”
纪录片单元
年轻影人拍纪录片拓展创作道路
纪录片评委会主席、瑞士导演克里斯蒂安·弗雷被誉为纪录片大师,2002年曾凭借《战地摄影师》获得奥斯卡最佳纪录长片提名。弗雷拍摄纪录片时,创作灵感常常在某个瞬间闪现,“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家庭就像一本相册,我在某个瞬间知道这就是我未来要拍摄的一部纪录片,通常拍这样一部纪录片,需要准备4年左右的时间。”对于纪录片拍摄的主题,只要故事真实、跟人情感相通,弗雷都会选择,“只要能为这些人呐喊,我就有责任去做这件事情。”
评委雎安奇和上海国际电影节渊源颇深,2009年时,他就有剧本计划在上影节的项目创投获得投资,他的最新纪录片《楼》也成为本届上影节展映影片。雎安奇以纪录片《北京的风很大》为起点开始电影创作,随后纪录片和剧情片创作交叉并行。“这种半纪录片的方式已经成为我创作的线索,纪录片和剧情片其实已经没有界限了。拍摄纪录片对很多创作都有帮助。因为纪录片创作的即兴能力对于导演的视角、现场调度能力都是极为重要的一种训练。年轻电影人多拍纪录片,对未来创作道路是非常重要的拓展。”
在本届上影节展映的《楼》是雎安奇“中国建筑遗产三部曲”的第一部,第二部是关于工业建筑遗产的《场》,第三部是关于乡村建筑遗产的《乡》。“我几乎是在用业余的方式来拍摄这些建筑遗产,它是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一座桥梁。这三部曲不一定拍得美轮美奂,但最重要的是能形成一种‘文献’,成为让全世界看到中国建筑的一种窗口。”